2025年7月28日,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的G16丹锡高速入口,上演了一场“硬核”对峙,32辆贴着“接送孙子”“买菜专用”车贴的四轮低速电动车(俗称“老头乐”),集体加速试图冲卡。
被高速交警和收费站工作人员用反光锥桶封路拦截后,驾驶员们有的摇下车窗骂骂咧咧,有的搬出孙子的照片说“不送孩子上学就迟到了”,场面一度混乱。
这些“老头乐”到底有多“野”?随便在网上搜“老头乐事故”,弹出来的新闻触目惊心。
2024年11月,山东济南一辆“老头乐”闯红灯被轿车撞飞,车身直接凹陷变形,驾驶员肋骨骨折;2025年3月,河南郑州某小区内,“老头乐”为抢车位撞翻卖菜老人,老人胫骨骨折住院;2025年5月,江苏徐州一辆“老头乐”在非机动车道逆行,把正常骑电动车的孕妇撞进绿化带。
“老头乐”的安全隐患,从生产时就埋下了。市场监管总局2024年抽检显示,市面上80%的低速电动车不符合机动车安全标准:车身没有防撞钢梁,前保险杠用的是薄铁皮,安全气囊更是“稀有配置”。
一位修车师傅透露:“我修过10多辆撞过的‘老头乐’,最轻的一撞,车门都变形得拉不开;重一点的,整个前脸直接凹进去,驾驶员脑袋磕在方向盘上。 ”
这些车连最基本的碰撞测试都没做过,因为它们根本没被纳入机动车管理体系。
但最让人揪心的,不是车的问题,是人的问题。 “我开了3年‘老头乐’,从来没考过驾照。”65岁的王大爷坐在被拦截的车里,理直气壮地说,“又不上高速,就在城里转悠,要啥驾照? ”像王大爷这样的驾驶员不在少数。
据公安部统计,全国“老头乐”驾驶人中,70岁以上占比超40%,其中60%从未参加过交通安全培训。
他们普遍觉得“车小好开”“没人管”,于是闯红灯、逆行、占机动车道成了常态。 2025年上半年,杭州交警在非机动车道抓拍到的“老头乐”违规行为,比去年同期多了3倍。
治理“老头乐”,难在哪儿? 首先是“法不责众”的心理。 2024年山西阳城曾集中整治,要求“老头乐”车主签署承诺书不再上路,结果第二天路上还是挤满了车;浙江萧山2025年3月启动集中报废,可不少车主说“车是子女送的,没发票没手续,报废了也拿不到补贴”。
其次是需求矛盾,很多老年人住在城乡结合部,公交班次少、打车贵,买菜接娃全靠“老头乐”。
上海一位社区主任坦言:“我们社区60岁以上老人有1200多,正规公交只到村口,剩下的2公里路,‘老头乐’几乎是唯一选择。 ”
现在,各地也在想办法。 上海2025年新增了100条“银发专线”,早上7点到晚上7点,每15分钟一班,专门覆盖老旧小区;江苏苏州推出“以旧换新”补贴,每置换一辆合规微型电动车,最高补3000元;山东济南则在部分区域划了“非机动车专用道”,限制“老头乐”只能在特定时段进入。
这些措施刚推行,效果还不明显,毕竟,要让开了几年“老头乐”的老人突然换车,不是件容易事。
回到开头的高速拦车现场,最后32辆“老头乐”还是被劝返了。 车主们站在路边骂骂咧咧的样子,像根刺扎在交通管理者心里,不让他们上路,出行难;让他们上路,安全很难。
启远网配资-启远网配资官网-配资之家网-配资平台开户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