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1年,年仅五岁的夏西伟在一次家暴中被酗酒的父亲踢伤脊背,从此落下终身残疾。家庭随后分崩离析:母亲因无法承受精神压力悄然离家,年迈的爷爷奶奶先后病逝,父亲也再未出现。面对这样的困境,夏西伟没有向生活低头。他依靠手机贴膜等技能,经过六年努力,在城市中购得属于自己的房子,并公开表示已释怀父亲旧事,将来还有意将父亲接到身边照料他余生。
回望夏西伟的人生,童年时期的家不过是争吵与冲突的演绎场。他记得,父母常为生活琐事激烈争论,父亲酗酒成性,对家中事务漠不关心,几乎所有的担子都压在母亲和那一亩三分地上。父亲的暴力成为家里的常态。那年盛夏,父母再次爆发激烈争执,夏西伟下意识地冲到母亲身前保护她,父亲却将愤怒发泄在他的身上。一脚,将他的命运变得截然不同。从此,夏西伟失去了行走能力。
母亲带着对命运的不甘,四处求医,倾尽家中仅有的积蓄。无论是在当地还是省城的大医院,医生都无奈告知同一个结果高位截瘫。现实的残酷让母亲最终失望,抱着夏西伟回到家。而父亲如故,依旧在酒精中麻醉自己,几乎对儿子的情况置若罔闻。沉重的责任落在了夏西伟的爷爷奶奶身上,两位老人细心照料着孙儿,甚至买来小鸡让他解闷。可惜老天并不宽容,2007年,老人相继去世,夏西伟一下成了孤苦无依的孩子。
没过多久,父亲得知老人的离世才回到家乡,将夏西伟接往南阳。可是新环境没能带来新生活。父亲依然沉溺于酒精,也极少顾及儿子的生活。无奈之下,夏西伟开始沿街乞讨,仅靠微薄的施舍维持温饱。在乞讨的艰辛岁月里,他体会到世态炎凉,也曾一度心灰意冷。直到2008年汶川地震后,他用省吃俭用攒下的三十元捐给灾区,被一个素不相识的姑娘称赞“有爱心”。这句简单的话点燃了夏西伟的自信,他第一次感受到自己对世界的价值。他下定决心,不再以乞讨为生。
之后,夏西伟攒钱购置了一辆旧三轮车,改装后当作“腿”,开始在街头摆摊谋生。刚起步时,他卖过气球,也卖过光盘,收入寥寥,长期坐姿也使身体愈发难受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他结识了做贴膜的大爷,便向其请教技艺。大爷毫无保留地传授了手艺。夏西伟反复练习,无数次尝试,最终练就了平整无泡的贴膜技巧。触屏手机流行之际,他的贴膜摊生意兴隆,每月可赚三千元左右,好时甚至能有四五千。
但随着贴膜摊遍地开花,生意慢慢转淡,收入降至两千元上下。即便如此,夏西伟已不再像过往那样依靠施舍,他靠自己的劳动支撑生活。到了2014年,他靠手艺攒下十几万元,又借了些钱,在南阳买下了80多平方米的一套经济适用房,终于在城市落脚。
他的故事被一位顾客分享到网络后,引发了不少关注,吸引一些善意的人前来贴膜,也让更多人了解了他的经历。夏西伟顺势开设社交账号,分享自己努力生活的日常,凭借真实与坚持收获不少粉丝。许多人对他父亲的行为表达愤怒与谴责。每当看到这些评论,夏西伟总会主动回应,告诉大家自己已放下往事,父亲如今是他唯一的亲人,有能力后他愿意与父亲共度余生。
他的宽容、不念旧恶,令不少人深受触动。夏西伟曾在节目中坚定地说,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,相信未来会越来越美好。等到住所完成装修,他还打算接父亲一同生活,陪伴其老去。
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后,夏西伟也开始投身公益。他希望用自己的经历鼓励其他残疾人勇敢面对挑战,不失对生活的希望。虽然一场意外让他年幼时便失去行走能力,但这份磨难未令他泄气,反而成为坚强奋斗的动力。他用双手,为自己和父亲挣下了安身之所。
夏西伟坚韧不拔、逆境求生的精神,无疑值得我们学习。愿他和父亲在未来的日子里,能够如他所愿,获得属于自己的平静与幸福。
1、河南商报,《只要活着就有机会!南阳小伙5岁时高位截瘫,后来靠贴膜在城里买了房》,2020年11月13日
2、新华网,《南阳小伙高位截瘫 贴膜六年买房》,2018年8月27日
启远网配资-启远网配资官网-配资之家网-配资平台开户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